问与答


10[20081228]AERMOD模型中上风向有浓度吗?
AERMOD与93导则不同的是,任何风速下,其上风向也都会有浓度(风速较大时会表现为0),且风速越小时,同一上风向距离处的浓度会越大。但是AERMOD的上风向浓度并不是只与风速大小这个因素有关,还与源高等很多参数相关,有的情况下,风速达到3m/s上风向浓度就趋于0,有的要5m/s才能接近于0.
而93导则,只有地面风速<1.5m/s时,上风向才会有浓度。

9[20081220]AERMOD模型中污染物需要输送时间吗?
AERMOD是静态模型,是不考虑污染物的输送时间的。虽然用的是小时气象、小时排放率,但它最终算出的是这个状态(气象和源强等)永久存在的条件下,各预测点最终会达到的平衡浓度。从其模型技术说明中亦看不出有分段烟羽的概念。因此,不能认为某个小时1m/s的风速下,3600m之外就不会有浓度(因为3600/1 = 1小时),实际上无论多远都有浓度

8[20081123]AERMOD能计算负排放?计算浓度削减吗?
AERMOD可以用负排放率来计算浓度削减,但要注意:只能得到全时段的平均值,小时高值、日均高值等不能输出;且负排放时不能考虑沉积、衰减、化学反应,如果考虑了虽然也能计算,但输出的结果是不对的(无法与正排放相对应)。
关于NO2的浓度削减,应该使用烟羽体积摩尔率算法(PVMRM)中的PSDCREDIT选项(在EIAProA中位于方案设置的“选项与参数”页中的“NO2化学反应”页),这样既能算出浓度增量(或减量),又考虑了化学反应。

7[20081010]AERMOD计算速度太慢,怎么办?
为什么AERMOD模型感觉计算起来比93导则慢很多?多数情况下分析后都是因为有面源(或者有体源,线源,公路源,网格源等,这些最终会转换成面源来算,甚到会转化成百上千个面源),而AERMOD中对面源都是采用数值积分来算,这个自然就慢了;而93导则,则可以选择虚拟点源(缺省就是)来算,速度就快100倍左右。
AERMOD开发者也注意到了这一点,因此提供了气象抽样算法,这个算法只针对面源(体线路网亦然),允许相隔一天或数天只取出一个小时来算,据说对面源这样的计算与准确计算误差将不大。本人比较过一例,只有一个面源,隔天抽样的情况,两者相差最大的都小于1%。速度则大约快了50倍。不过相信这些结果,与面源的本身的参数有关。
在EIAProA中,要使用气象抽样算法,首先选择AERMOD运行方式为一般方式(非缺省),再在“选项与参数”页的“气象等常用选项”中,选中“设定气象抽样”。仅对于逐时连续气象,且气象时间至少达到一年,并且只计算年平均浓度时,可采用气象间隔抽样算法。要求输入抽样开始小时和间隔天数,以逗号分隔。
另外,我们建议对大区域评价范围采用粗网格,算出结果后,对重点区域,应该是一个或几个小的区域,再采取较细网格来算,避免一个方案中网格点数量过多,最好要小于10000个点。可以通过复制粘贴预测方案的方式来操作,只改变每个方案的预测点设置,这样又快,又能保证每个方案设置都是一模一样的(除预测点网格)。

6[20080720]AERMOD模型中,探空气象起什么作用?
探空气象资料在AERMOD中所起的作用,仅仅用于取得位温曲线(温度曲线),进而求出对流速度尺度、位温梯度(PBL以上)、对流边界层高度(zi)三个参数,其中主要是zi对浓度扩散起作用。要特别注意到,AERMOD并没有能够利用探空资料中不同层高空处的风向风速,风向风速用的仍是地面气象资料中的数据。
 AERMOD可以利用“现场气象资料”中风向风速值,并且优先利用。也就是说,AERMOD只能利用地面层的风向和风速,这个数据首先取自“现场气象资料”,如果没有现场的,可取地面气象资料,但无论如何都不会用到探空气象资料。所以,不能用探空气象来解释浓度分布问题。不过,如果有“现场气象资料”的,则一般有地面层(一般在100m以下)不同高度处的风向风速,这个资料将会反映到AERMET生成的PFL文件中,AERMOD将根据各源的高度对风向和风速有所选择。
 另外要说明一点,包括EIAProA在内的几乎所有基于AERMOD的软件,都提供了在没有探空数据在情况下运行AERMOD的功能。其实是在内部构造成了位温廓线(根据当天晨间的地面气象),进而求出了白天对流层高度。一些研究报告指出,在统计学的意义上,没有探空数据下的运行结果,与有探空数据时的运行结果,是很接近的。这进而说明探空数据在AERMOD中所起的不是关健性的作用。
5[20080715]东半球运行AERMET时,使用探空气象数据要注意什么?
AERMET是用GMT为12:00时的探空气象来计算白天对流混合层高度的。在西半球这很好,比如纽约时差为5小时,GMT12:00刚好相当于当地的07:00时,因为12:00=07:00+5。对于中国北京地区,如果探空数据中用北京时间为8:00和20:00时数据,则时差取-8时,AERMET可以通过,因为12:00= 20:00+(-8),也就是说AERMET将取20:00时的数据来计算白天对流混合层高度了,这样AERMET虽然能够计算出结果,但这个结果显然是大谬特谬了!因为它用的不是08:00时的探空数据,而是当地20:00的探空数据了。 所以在中国北京附近地区采用时差为-8来运行AERMET是不对的。
实际目前的AERMET只用到早上一个小时的探空气象,而傍晚小时的数据目前还没有用到,因此可以在自己使用的软件中进行测试:如果探空气象数据文件中只有早上08:00时的一个小时数据(而没有20:00时数据),看看AERMET能否通过?如果能通过说明是正确的。可用一两天的数据测试一下。
而在EIAProA中,已经不存在这个问题,用户只需输入基于当地时间(注意不是北京时间,因为中国东西时差有三小时,应将北京时间换成当地时间,这个转换可以自动进行)的探空气象数据,软件会在内部自动设置合适的时差值,并保证能够使用当天早晨一小时的探空数据来运行AERMET。
4[20080619]AERMOD探空气象数据所需的最少参数是什么?
AERMOD中,探空气象数据最少需要有每天早晨一小时(时间应为当地时间的06~08时)的探空各层数据,每层最少应包括气压、离地高和干球温度三个参数。这也是EIAProA缺省时的输入参数设置。
3[20080619]AERMOD地面气象数据所需的最少参数是什么?
AERMOD中,地面气象数据最少需要有各小时的风向、风速、云量(总云、低云)和气温四个参数。这也是EIAProA缺省时的输入参数设置。
2[20080604]EIAProA与其它软件兼容性如何?
EIAProA可以导入某些常用软件的数据:
(1)可以导入EIAA项目文件(*.Prj)中污染源和污染物数据(“文件”菜单下的“导入污染源”命令);
(2)可以导入EIAA项目文件中气象观测记录数据,放到“地面气象数据”中;
(3)可以导入EIAA28逐时气象数据(*.txt),放到“地面气象数据”中;
(4)可以导入AERMET的“*.OQA”文件中的气象数据,包括地面、探空和现场数据;
(5)可以导入AERMET的“*.SFC”和“*.PFL”中的气象数据;
(6)可以导入常用文本格式的xyz地形数据;
(7)可以一次读入一个或多个“全国地面气象资料数据模式(2003年版)”的气象文件。该文件格式以中国气象局2003年版《地面气象观测规范》中的"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"为依据,对2001年版A格式作了必要的修改和补充,并将格式命名为“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格式”(简称2003版气象A文件);
(8)可以读入环境部评估中心实验室(LEM)提供的全国27*27km的MM5输出文件,作为AERMOD运行的探空气象数据。
(9)可以使用由csi.cgiar.org下载的SRTM数据生成合适的DEM文件。
(10)可以读入由NOAA/ESRL探空气象数据网下载的FSL格式的高空气象数据文件。

1[20080602]EIAProA如何添加大批量污染源?
EIAProA对污染源具有批编辑功能,可以一次处理或引入多个源。
对工业源和公路源,可以一次打开多个源,并且在输入窗口中上部污染源表格,显示多个源数据表格,可一次增加多个源或对多个源同时进行批量编辑。
按“增加多个”按钮,可以一次性增加多个源(最多9999)。增加的源的类型和其它选项缺省值采用当前源的设置。
可以在污染源表格中选择多个源(只要在表格中选择多行单元,即选中这些行的污染源),然后在下部的表单中一次性设置这些源的属性,比如改变基准源强的单位等。
从EXCEL表复制多个源:对于区域计算,牵涉到大量的污染源,这些污染源的调查数据可能已列于形如EXCEL的表格中,每一列代表一个参数。此时可以按各类型源直接复制到污染源表格中,方法为:比如要复制N个点源,可以先增加一个点源,设置其详细参数和选项,然后按“增加多个”增加N-1个源,这时表格显示出这N个点源的缺省设置(缺省设置均按第一个点源的设置),可以点击“表格内容选项…”设置表格的内容(需要输入的参数必须选上,无关的参数可以不选),然后到EXCEL中复制数据,粘贴到相应的参数列中即可。对不同类型的源要重复这个过程。